QX∕T 439-2018 大型活动气象服务指南 气象灾害风险承受与控制能力评估(气象)
ID: |
FC4FB7D3AE6B4F3E9805B1ACE20ABCD9 |
文件大小(MB): |
0.61 |
页数: |
16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4-8-27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07. 060,A 47,中 华人民共和 国气象行业标准,QX/T 439—2018,大型活动气象服务指南气象灾害风险,承受与控制能力评估,Meteorological services guideline for events-Assessment on the capability of,risk resistence and risk control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2018-09-20 发布2019-02-01 施,中国气象局 发布,QX/T 439-2018,目 次,刖言.山, 范围 ..1,2 术语和定义 . 1,3评估范围和评估内容..1,4 评估指标体系 .. 2,5 评估工作流程 .. 3,附录A(资料性附录)采用层次分析模型的气象灾害风险承受与控制能力评估方法范例.. 5,附录B(资料性附录)气象灾害风险承受能力与风险控制能力分析例表..7,参考文献. 8,I,QX/T 439-2018,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 1. 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全国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45)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扈海波、张西雅、苗世光、曹伟华、张艳莉,皿,QX/T 439-2018,大型活动气象服务指南气象灾害风险承受与控制能力评估,1范围,本标准给出了大型活动气象灾害风险承受与控制能力的评估范围和评估内容、评估指标及评估,流程,本标准适用于大型活动气象灾害风险承受与控制能力的评估工作,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2 . 1,大型活动 event,单场次参加人数在1000人以上,或由国家、地方人民政府组织,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政治、经济、体,育、文化等活动,[QX/T 274—2015,定义 2. 1],2 .2,气象灾害风险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risk,由气象因素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经济活动中断的预期损失,2. 3,风险承受能力 capability of risk resistence,承灾体不丧失基本功能的情况下,对某类风险源所能导致的未来不利事件的最大可承受能力或最,大可容忍度,2. 4,风险控制能力 capability of risk control,采取某种措施降低风险水平,减轻破坏程度或影响,减少人员伤亡的能力,3评估范围和评估内容,3. 1评估范围,3. 1. 1时间范围,大型活动举办期间及前后延展的合理期限内,3. 1.2空间范围,活动举办地的行政区域范围(宜到县级),注重活动场地、活动场地的服务支持区域、参与活动人员,的重点行动区域,3. 1.3灾害类别,评估时间范围和空间范围内的主要气象灾害风险源及其他对活动可能产生影响的气象灾害风险源,1,QX/T 439-2018,3.2评估内容,气象灾害风险承受与控制能力评估以气象灾害风险识别及风险分析为基础,综合评估大型活动对,各类气象灾害的风险承受与控制能力大小,4评估指标体系,4. 1概述,建立合理、完备、易于量化的评估指标体系是大型活动气象灾害风险承受与控制能力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4.2评 估指标,4.2. 1风险承受能力指标,4.2. 1. 1灾害影响人群的承受能力。人群所受影响包括气象灾害对活动举办地所有活动参与人员的,人身健康安全产生的影响、对人员出行产生的影响等,4.2. 1.2灾害影响经济的承受能力。经济所受影响包括气象灾害造成活动举办地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其中间接损失包括“限制通行对城市交通产生的经济损失”“企业停产的经济损失”等,4.2. 1.3灾害影响活动的承受能力。活动所受影响包括气象灾害对活动场地及设施的影响、对活动正,常开展的影响、对活动举办效果的影响等,4.2.2风险控制能力指标,包括:,a)风险预估与风险预警能力;,b)风险防范与人工影响能力;,c) “风险规避与风险转移”措施能力,4.3评 估指标体系结构,评估指标体系采用树状的数据结构,见图1。评估指标体系的层次约束至“准则层2”,各地区根据,活动开展的具体情况增加准则层数并制定相应的评估指标,准则层2,害响群承能q,灾影人的受力,害响济承能,%,灾影经的受力,害响动承能小,灾影活的受力,险估风预能Q,风预与险警カ,险范人影能q,风防与工响カ,“风险,规避与,风险转,移”措,施能力,图1评估指标体系结构图,2,QX/T 439-2018,5评估工作流程,5. 1建立评估指标体系,5.1.1 风险源识别,依据活动时间范围内灾害性天气在活动空间范围内的影响特点,确定气象灾害风险源,5. 1.2气象灾害风险分析,依据孕灾环境条件及各类气象灾害在活动空间范围内的危害特点及影响特征,分析承灾体脆弱性,及风险暴露状况,评估气象灾害风险,5. 1.3评估指标体系,根据各类气象灾害的风险评估结果,对照图1评估指标体系结构及内容,细化各项风险承受能力指,标与风险控制能力指标,5.2 风险承受能力与风险控制能力综合评估,5.2 . 1指标量化,定量化各类气象灾害的风险承受能力指标与风险控制能力指标,确定各评估指标的分值,5.2.2 评估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宜选用层次分析等模型方法(参见附录A),依据不同地区、不同种类气象灾害对各活动的影响,推,算各种气象灾害的风险承受能力指标与风险控制能力指标的权重系数,5.2.3 综合评估分值计算,依据各指标分值和权重系数,分析风险承受与控制能力(参见附录B中表B.1),由各项指标分值与,权重系数乘积后求和,得……
……